在中国的城乡发展进程中,征地拆迁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部分。然而,与此同时,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迫切凸显,尤其是涉及“外嫁女”群体的土地补偿权益问题。何谓“外嫁女”?根据社会通识,外嫁女是指那些迁出家乡并嫁入外地的女性。外嫁女能否获得家乡土地征地拆迁的补偿,这一问题牵涉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也关系到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
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土地是农村农民生存的基础,土地承包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都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外嫁女在土地承包、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过去几十年中,尤其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推广后的早期阶段,因为外嫁女通常会因为户籍的迁出而被排除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外,导致她们失去了参与集体保障分配的资格。
根据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有关法律法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依法归集体成员所有并由其承包经营对于农村集体成员的定义,法律没明确的统一标准,这导致了各地在实践中处理这一问题时的差异性。
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妇女在婚姻存续期间优先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明确了妇女婚姻状态无论如何,都应当采用与男性同等的土地权益,这为外嫁女争取拆迁补偿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此外,国务院在2011年发布的相关的通知强调,征地补偿款应当支付给土地的合法权利人。这一条款表面上是明确的,但在真实的操作中,如何认定外嫁女的“合法权利人”身份任旧存在争议。
尽管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进展,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外嫁女能否获得充分补偿,往往依赖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在真实的操作中,村庄建设、村庄集体经济在认定成员资格时,往往会依照地方习惯和村规民约操作,而其中隐含的传统观念往往导致外嫁女被排除在外。
观点一认为:外嫁女出嫁到其他村,已经丧失了出嫁前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
观点二认为: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发放应当依照当地户籍人口为首要原则,同时兼顾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对于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只要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将户籍迁出,没取得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并重新获得土地承包权或者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就应当享有原户籍所在地的土地正常补偿费的请求权;
观点三认为:公安机关的户籍登记在认定有没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上只有参考作用,并不具有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是外嫁女能否获得征地补偿的关键。一般来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往往依赖以下几个标准:
(1)户籍所在地:是否仍保留在原村落的户籍,通常是认定其是否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个重要标准。
(2)是否以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为基本生活保障:土地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和基本生活保障,如果“外嫁女”在娘家经济集体之外没有分的土地,则不能简单的以其在娘家有无土地作为认定其安置补偿待遇的因素。
(3)是否长期居住本村:有些地方规定,外嫁女若在婚后不再居住本村且经济上依赖新家庭,可能被认定为已脱离集体经济组织。
在实际操作中,村规民约对成员资格的认定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一些村落习惯上排除外嫁女的补偿资格,但随国家法律的完善和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这样的做法正在发生受到挑战。村规民约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尤其是当这些村规民约明显标注性别歧视时,应被视为无效。
从法律的角度看,外嫁女的土地权益问题涉及财产分配正义的问题。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行使与男子这一原则在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分配中同样适用。虽然近年来不少相关法律逐步向外嫁女权益倾斜,但实践中任旧存在问题。外嫁女往往由于法律意识不强,或由于村委会等地方势力的阻挠,无法顺利获得征地拆迁补偿。为此,政府应当逐步加强对干部基层的法律培训,村委会也应当提高透明度,确保补偿的分配符合法律规定。此外,法律援助机构应加强对外嫁女的法律支持,帮助她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年被家暴16次”案开庭审理 被告人要求受害人卸抖音不再发视频 受害人:他只要没死我都不会关闭
日本好领导:为了让部下休息,消防局科长代替下属值班被处分,不当支付工资242万日元被追缴
英超悲喜1夜:曼城13场1胜 曼联5轮4负 切尔西10轮首负 利物浦3-1
苹果官宣 1 月 4 日至 5 日 Apple TV+ 服务将迎“新惊喜”
CPU-Z揭示了AMD Ryzen 9 9950X3D细节 5.6+GHz提升时钟+128 MB三级缓存
吾空推出“寻梦西游”迷你电脑主机:R7-7840HS准系统 3099 元